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七星关区积极作为,通过建立服务平台、实施关爱帮扶等多维度举措,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辖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位于麻园街道的“毕节市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下午四点半陆陆续续迎来辖区学校的小朋友们,在这里,他们即将进行一堂有趣的“石膏娃娃绘画课”,丰富课后生活,缓解一天的学习压力。来自毕节二十小西校区的孩子们围坐成圈,手中的细笔在石膏表面轻轻游走,空气里满是专注又雀跃的气息。
“服务平台就在我们学校对面,这里的老师说,中午和下午放学后我们都可以来这里做作业、和老师聊天、参加兴趣活动。”毕节二十小西校区四年级(14)班王欣羽同学说,她很喜欢服务平台举办的活动。
为建好“明亮少年·陪伴行动”毕节市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共青团七星关区委向共青团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委争取资金,在麻园街道望城社区建立“明亮少年·陪伴行动”毕节市12355青少年服务站,致力于通过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强力推动,将服务平台建设成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共青团重要工作载体。
据介绍,服务平台是2025年3月底建成的,作为毕节市首个以青少年权益保护为核心、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综合服务枢纽,我们通过整合政法干警、律师团队、心理咨询专家、西部计划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五支队伍,开展集法律援助、社会工作、心理疏导、关爱陪伴、指挥调度等五大核心功能的服务工作模块,旨在构建起覆盖预防、干预、救助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服务平台设置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活动室、律师咨询台4个功能室,承接处置热线转介个案、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个案帮扶、危机个案处置等线下服务,辖区未成年人可根据需求提前预约心理咨询或法律咨询服务。
下一步,共青团七星关区委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吸纳群众中的突出代表、优秀青年加入服务平台人才库,切实提升服务站工作队伍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在精准掌握未成年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需求,开展法治维权、排忧解难、心理疏导等定制服务项目,推动“共青团所能”与“青少年所需”有机结合。
“最近学习怎么样呀,生活上遇到什么问题吗?”作为一名“爱心妈妈”,市西街道翠西社区工作人员伍敏每个月都要多次走访自己结对帮扶的困境未成年人小正(化名),详细了解他平时的学习生活状况,还给孩子准备了看望礼物。随着沟通交流的深入,小正从最初的羞涩生疏,到渐渐展露笑颜敞开心扉。
“这孩子很善良,也懂感恩,能帮助到他,我觉得很高兴。”伍敏表示,“爱心妈妈”关爱活动不仅让小正在成长路上有一个温暖的后盾,也让她在付出关爱的时候收获一份喜悦。
为进一步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的留守未成年人、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等重点关爱服务对象,七星关区妇联通过发布“爱心妈妈”招募令和倡议书,以全区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先进家庭、先进个人等妇联执委、妇女干部为重点对象,组建了一支由上千名有爱心、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爱心妈妈”组成的关爱服务队伍,通过采取点面结合,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结对关爱方式进行结对匹配,紧紧围绕“三访三问、三联三帮、三强三促”工作目标开展结对关爱服务工作。
目前,已经面向社会招募了8890名“爱心妈妈”,通过用情陪伴、用心沟通、用爱赋能,全覆盖结对留守、困境未成年人。
为进一步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屏障,七星关区妇联探索“心理健康专家+属地妇联”服务模式,组建一支180名心理健康咨询专业的“星心护苗”志愿服务队伍,分15组结对乡镇(街道),开展心理辅导、健康讲座200余场,覆盖未成年人、家长及教师9800余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从“等上门”到“送上门”转变。强化阵地建设,在53个乡镇(街道)建成未成年人关护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55名,将高风险未成年人纳入动态管理,开展家庭走访、心理疏导、情感陪伴等关爱服务,对发现问题建立台账并跟踪处置、回访。(邱 雪)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