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日,贵州桐梓。
傍晚时分,在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山堡社区的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场盛大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
当地村民,外地游客,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拉歌团队……整齐有序,纷纷入座。舞台上,欢歌妙舞,好戏连台;舞台下,萤光棒轻轻挥起,每个人脸上都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这场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盛会,就是“村晚”。今年夏天,从6月底到8月31日,单九坝镇山堡一个村,就上演了64场,节目1000余个,现场观看人数超过20万人次,网上总传播量5600万+。
“村晚”,演出的是文艺节目,丰富的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现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桐梓“村晚”:一段浸润式的文明培育历程
桐梓“村晚”,起步不“晚”。她与桐梓乡村旅游产业同时诞生,至今已有18年历史。18年前,前来桐梓避暑的重庆客人,在桐梓楚米、九坝、大河等乡镇,举办了首场“村晚”消夏晚会。“村晚”年年办,文明日日新。“村晚”举办过程中,客人与主人紧密联手,外地与本地无缝相融,他们一起搭舞台,一起出节目,一起排练,一起演出,“黔渝大联欢”“客主一家亲”,成了桐梓“村晚”永恒的主题。随着“村晚”逐年举办,主客之间感情日益深厚。村民小孩生了大病,重庆客人主动集资帮助治疗;重庆客人遇到困难,当地村民立即帮忙解决……桐梓“村晚”,营造了一个融洽、和谐的旅游发展环境,更是桐梓淳朴民风的一个缩影。
桐梓“村晚”,姓“村”,却又姓“城”。她是城市文明的高度融入。重庆客人、成都客人住进山村,带来了城市的文明新风。一台台高水平、高质量的文艺节目,启迪着村民的智慧,打开了审美的窗户。在“村晚”的持续举办中,村民行为规范逐渐向城市接轨。举办“村晚”的地方,村民谈话更加客气,公众场合再没有打赤膊的现象;摊位摆放整齐有序,摊主有事走开,旁边的摊主就会帮忙照看。几年前看“村晚”,有的观众会抢位子,现在,这种现象已经绝迹,不少村民还会主动向老人、孩子和外地客人让座。在这种文明新风的浸润下,近年来,桐梓涌现出了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中国好人、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道德模范、新时代的贵州人、贵州好人、遵义市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45例。
桐梓“村晚”,还演出了文化传承,彰显了文化自信。桐梓本土文艺家把非遗项目和原创歌舞搬上了“村晚”。当高亢豪迈的狮溪高腔大山歌在广场上响起,当滑稽可爱的黔北矮人舞摇摇摆摆登上舞台,当《搭上公交去九坝》《青青小水》《人间水银河》等歌曲在九坝、小水、木瓜等地唱响,群众最为深切地领会到家乡的美,内心充满了对祖国山河无穷的热爱!
更为重要的是,桐梓“村晚”挖掘出一批乡土文艺人才,激发出村民的内生动力。
2023年的夏季“村晚”,桐梓发起歌唱大赛招募令。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260名歌手参加比赛,来自狮溪镇的曾义国,艺名“坛子”,以一首原创说唱歌曲《桐梓》在比赛中崭露头角。“村晚大舞台,有才你就来”。不分城乡,不分老幼,不论专业还是非专业,在桐梓“村晚”的舞台上,人人可以闪亮登台,人人都在创造精彩。
台上台下,精神文明的强大动力,应和着欢歌劲舞的强劲节拍,砰砰作响……
桐梓“村晚”:一场大规模的文明实践活动
当舞蹈《五星红旗》登上舞台,歌曲《我爱你中国》在全场唱响,台下观众不禁热泪盈眶。省内外专业表演团队参加表演,中山大学校友会专场、贵州大学专场、珠海市歌舞团专场……众多优秀节目在村晚舞台上展现,大山里的观众审美眼界一次次被打开,翘起拇指,赞不绝口。以文兴村、以文富民、以文化人,在一个个“村晚”的精彩节目中得到了最为生动的体现。
桐梓原创小品《办个母鸡酒》登上“村晚”舞台,倡导乡风文明、抵制滥办酒席,在马鬃苗族乡的“村晚”展示点上演出,寓教于乐。原创快板《远房表叔留遗嘱》,宣传殡葬改革政策,在各乡镇“村晚”展示点演出后,引起了村民们的强烈反响。
茅石镇将“村晚”融入赶乡场中,为传统民间风俗注入文明实践的活力与内涵,丰富乡场的活动形式,吸引众多群众参与其中。“赶完场还可以来看表演,精彩得很,我特别喜欢。”重庆游客陶群高兴地说。
与此同时,志愿者队伍也积极行动起来,围绕“村晚”开展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桐梓县春晖行动志愿者协会、桐梓四叶草社工综合服务中心、桐梓县爱心公益徒步团队等社会组织以及游客、群众,也积极参与到“村晚”志愿者服务中来。演出前,志愿者们提前摆放好凳子,引导观众有序入座;下雨天,还要将凳子上的雨水擦拭干净。演出开始,他们又来回穿梭在各个区域,维护观看秩序,保障会场安全。
行为规范,移风易俗,文化浸润……贯穿了“村晚”活动的始终。
桐梓“村晚”有两个舞台:台上,是演员的舞台;台下,是文明实践的舞台。
这场大规模的文明实践活动,与“村晚”的节目同样精彩,与“村晚”的影响同样深远。
她,触及到精神文明的深广领域。“村晚”节目结束后,她的影响还将深入到每一名观众的心灵中去、行动中去……
桐梓“村晚”:一台强有力的文明创建引擎
伴随着“村晚”节目的开场,桐梓的和美乡村建设也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九坝镇山堡社区,是桐梓夏季“村晚”的主场地,却也成了和美乡村建设的主阵地。群众、经营业主自发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街道路面、房前屋后面貌焕然一新。走进山堡,就是走进了和美乡村的样板场所:优美的环境,整齐的秩序,文明的举止……给外来游客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场“村晚”,就是一次乡风文明的大宣传、大培训、大教育。不只九坝镇,在“村晚”举办的各个乡镇:茅石、水坝塘、狮溪……一场场和美乡村建设的“大戏”,都在上演。
茅石镇茅坝社区400多户居民自愿集资30余万用于整治人居环境,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清理垃圾、修建路墙、悬挂装饰物、改造房前屋后小花园等。在茅石镇避暑20多年的梁崇明看到茅石镇的变化大吃一惊。“第一大变化就是卫生变干净了,地上都看不到垃圾,路也修好了,全变成了柏油路。住起来心情很舒畅。”
九坝山堡夏季“村晚”结束后,桐梓秋季“村晚”主阵地转移到了县城中的葫芦城。这是一片新开发的小区,但是,随着“村晚”的进入,文明新风很快吹遍了所有的楼房。街道,焕然一新;灯光,照亮夜景;摊位,整齐有序……昔日陈旧冷清的街巷,转眼之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食之爽心、住之安心、行之顺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的“六心行动”,文明景区、文明小区、文明街区、文明市场、文明广场、文明窗口、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公厕、文明工地“十大文明行动”,与“村晚”一起,迅速“入驻”葫芦城。
“村晚”走到哪里,文明创建就走到哪里。
“村晚”,是文明创建的点睛之笔。“点”出的是和美乡村、文明城市,是更加完善的市政设施、更加文明的行为规范、更加美好的城镇形象!
桐梓“村晚”并不“晚”,她是一道曙光,照亮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道路;她规模大、受众多、时间长,顺应了广大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响深远。(查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