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乌江源百里画廊东风湖畔的毕节市织金县大平乡群建村,结束一上午的工地忙碌后,杨树文顾不得浑身灰扑扑的,转身回家拾掇平日里“攒”下来的“宝贝”。只见他一手拎着装满了塑料瓶、易拉罐的袋子,一肩扛着一大摞废纸壳,径直来到村委会办公地旁边的“垃圾当铺”。
“杨叔,今天还要换盐巴和酱油么?”群建村副主任袁启蒙认真清点垃圾,核对重量,拿出台账本做好登记。
“是的,我都好久没去商店买过这些调味料了。”自打“垃圾当铺”开设以来,每次拿到兑换的心仪商品,杨树文心里都乐滋滋的。
“垃圾当铺”是群建村为实现垃圾“变废为宝”实行的一套激励机制,引导村民用塑料袋、废纸盒等垃圾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既实现了废旧物品的循环利用,又达到引导群众自觉养成文明卫生习惯的目的。
“现在大人小孩都是‘垃圾当铺’的常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贵明说,群建村创新开设“垃圾当铺”,由村集体合作社出资,按照有场所、有商品、有货架、有价格、有店员的“五有”标准,将村集体原有的闲置小卖铺改建成“垃圾当铺”。
“5斤废纸壳兑换一包盐巴、90个啤酒瓶兑换一瓶酱油……”店铺墙上的“兑换表”十分醒目,货架上,厨房用品、洗漱用品等兑换物品整齐排列,种类丰富。
“村民用于兑换的废品,村委会分类整理,积累到一定数量,联系回收公司回收再利用,获得的费用又用于补充当铺所需用品。”驻村第一书记郭华表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蒲艳梅)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