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家镇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聚焦阵地建设、政策宣传宣讲、典型选树、村民自治、环境卫生整治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教育、引导、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聚焦资源整合,提升镇村阵地建设。聚焦资源整合,提升镇村阵地建设水平。谯家镇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标准,以“做靓镇一级,做强村一级”为目标,对现有公共资源进行整 合,融合已有阵地平台,持续完善镇村两级阵地体系。坚持资源共享、共建原则,优化阵地综合运用,科学规划功能区域和空间布局,力求在减少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实现“办公面积最小化、 服务群众最大化”的目标。此外,依照“以点带面”策略,重点打造镇级及长征村、高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示范工程,引领全镇各村(社区)全面推进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谯家镇已建立2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了27支文明志愿服务队;组织21名村(社区)“站长”到示范点观摩学习。
聚焦宣传宣讲,奏响理论政策强音。谯家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25支“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的宣讲队伍,创新理论宣传宣讲形式,采取“理论宣传二人讲”“乡村夜话龙门阵”“群众会”“院坝会”等多种宣讲方式,持续常态化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群众教育,将理论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政策宣讲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用心用力用情让基层理论宣讲落地生根,切实提高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知晓度和获得感。2024年以来,各宣讲队扎实开展“六讲六做”宣讲活动,及时跟进学习宣传,真正实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典型选树,凝聚榜样示范力量。谯家镇坚持以选树先进典型为着力点,持续深化榜样带动效应,营造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良好社会风气。一方面,根据《谯家镇“积分管理”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各村(社区)组建了25个积分兑换“爱心超市”,依托村级集体经济统筹资金,以家庭为单位为群众建立“积分银行账户”,按照积分细则量化积分后,让群众随时可用积分兑换商品。目前,已有50余名群众成功兑换了商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孝老爱亲”“邻里友善”“勤劳自强”“产业致富”“守望互助”“环境卫生先进”等先进家庭评选活动,通过“乡风文明红黑榜”和积分管理机制,对评选出的144户优秀家庭进行表彰和激励,形成了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富的道德资源。
聚焦村民自治,树立新风文明正气。谯家镇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这一目标,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为主抓手,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指导下,各村(社区)召开村民(居民)代表大会,引导群众围绕滥办酒席、高价彩礼、低俗婚闹、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进行民主讨论和集体修订,确保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每一条款都内容丰富、与时俱进、 切实可行。同时,全镇25个村(社区)实现了“一约四会”的全覆盖,有效发挥了激励和约束作用,让群众成为新风尚新规矩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全方位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截至目前,谯家镇已召开50余次群众会议,更新修订了村规民约10余条,通过村规民约的“小切口”拓展了乡风文明的“大视野”,让文明新风的种子深深扎根于群众心中。
聚焦卫生整治,擦亮美丽乡村底色。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有内涵丰富的“里子”,更要有干净整洁的“面子”。近年来,谯家镇坚持里外“一盘棋”,将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组建由“党员+志愿者+保洁员”的卫生整治队伍,按照“保洁员每日清扫、垃圾点每日清运、党员和志愿者每周集中参与整治”的工作方式,推动人居环境从短暂的“一时美”转变为持续的“时时美”。同时,坚持“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积极教育引导群众提升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 增强群众主体意识和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2024年11月份以来,全镇25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卫生大整治 ,发动党员群众参与,营造了“人人肯出力、家家见行动、村村有成效”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谯家。
下一步,谯家镇将继续立足广大群众实际需求,积极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方式,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在服务百姓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不断厚植文明沃土,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谭雪莲)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