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在黔东南州黎平县少寨村旁,清澈的八舟河正静静流淌。河上,一座杉树板搭建的简易木桥是长征留在这里的红色印记——少寨红军桥。
“我住在红军桥边,从小听着红军桥的故事长大,也看见很多人来到这里感受红色历史。这也是我选择在这里发展民宿的理由。”少寨村居民黄琼说,自己在2017年于桥边开的红军桥民居接待点,为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提供食宿服务。
作为中央红军入黔第一城,地处湘、黔、桂交界的黎平又被称为“曙光之城”,在这里召开的黎平会议,被称为“伟大转折的起点”。如今,这片充满红色印记的土地,不断赓续红色血脉,依托红色资源取得新的发展成果。
“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既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黎平会议纪念馆,研究馆员杨祖华介绍着黎平的红色历史,他说,黎平县依托烈士纪念设施、英烈故事、黎平会议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强化红色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利用节假日大型活动、进校园、进社区等时机,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品牌,讲好黎平故事,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
如今的黎平,正在红色文化的熏陶和红色血脉的激励下大步向前,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黎平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工业基础不断夯实。大力实施“强县城”行动,深入推进城镇“四改”,城市活力不断增强。
农业产业提速增效,“两茶一药一畜”主导产业产值达34.6亿元。围绕创建“全国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县”目标,林下经济产值达13.5亿元,农业产业基础更加稳固。
文化旅游全面复苏,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旅游+”融合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持续推动文旅产业“融湾入海”,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旅游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如今,一朵朵绚烂的发展之花,正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盛开。(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颖羿)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