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阿妹戚托”舞蹈表演。 陈亚林 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 (黔西南州委宣传部供图)
布依族姑娘表演民族乐器。 刘朝富 摄
群众在非遗展演活动现场表演围鼓舞。 刘朝富 摄
民间“打铁花”技艺。 刘朝富 摄
南、北盘江怀抱的黔西南,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等40多个民族诗意地栖居,用勤劳与智慧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新画卷,共同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文化交响曲。
“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2018年,黔西南州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在巩固和深化示范创建成果中,创造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9年以来,黔西南州获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6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3个,典型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增强。
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不是静态的陈列品,而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活实践。在这里,每一个民族节日,都是一场绚丽的文化盛宴,都是推动文旅融合的活力因子。
布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传承至今已演变成为布依族地区群体性的集会,有专门的歌舞表演,以及其他节日游艺活动;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期间,布依族人民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青年男女在节日期间通过对歌、唱歌,以歌为媒,以歌代言,体现了布依族人民追求美满婚姻、企盼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彝族七月火把节、苗族“八月八”风情节等,则是在庄稼成熟收割的季节开展的庆祝活动,传承至今已成为各民族共同欢庆的节日。节日期间,苗家杀鸡宰鸭,烤新糯米酒,煮新糯米饭,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或邀请客人,或走亲访友,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彝家则燃起熊熊篝火,打起明亮的火把,邀请八方宾客一起品尝彝族咂酒、彝族烤茶,围着火堆跳起欢乐的乌蒙欢歌,开展祭祀祈福,共庆丰收佳节。
同时,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每一项文化遗产和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是积淀的文化财富,是民族的文化根脉。为更好地保护传承非遗,推动“活态传承”,黔西南州运用文字、图片、音像以及数字多媒体技术,对国家级、省级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布区域、传承人、相关场所、实物资料等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让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得以留存、获得新生。
为打造好非遗这张旅游“名片”,黔西南州注重积极挖掘文化资源文化内涵、探索非遗表演形式,不断拓展非遗展示空间,通过开辟非遗体验、教学、文创等渠道,在带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旅游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目前,黔西南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项20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0项128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44项。有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9970人展演布依族转场舞,有最具神秘性、最有诱惑力的鼓乐曲谱布依铜鼓十二调,有“唤醒情人的小喇叭”之美称的布依族勒尤,有曲调爽朗豪放的苗族飞歌,有原生态古朴风格的苗族板凳舞、芦笙舞等。
其中,素有“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天籁之音”“声音活化石”等美誉的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因用牛骨胡、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其内容主要取材于布依民间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民族特色浓郁,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
素有“东方踢踏舞”美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又叫姑娘出嫁舞,发源于晴隆县三宝彝族乡。这种舞蹈主要通过脚步的动作来体现,由新娘的好姐妹们自发组成队伍,一边歌唱,一边踏着整齐的舞步,为新娘送上诚挚的祝福。据考证,“阿妹戚托”传承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属无音乐伴奏的女子群舞,表演中脚掌发出的踢踏之声,以足传情,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令人震撼。
神秘、质朴的民风民俗,也是黔西南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一大看点。游客们可以在布依阿妈的指导下体验传统的纺织技艺,或在册亨锦绣坊跟随布依姑娘一针一线学习刺绣。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亲身体验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也让传统技艺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此外,祭祀文化、建筑文化、水稻文化、铜鼓文化、美食文化、刺绣文化等文化现象,也伴随着各种节日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在传承中有效保护、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时代新韵。如今,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黔西南州民族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为传播,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也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钱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