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梓县以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为着力点,通过制度约束、文化浸润、积分激励、实践引领等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取得明显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能。
村规民约树新风,基层自治焕活力。全县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明确婚丧嫁娶操办标准及违规惩戒措施,构建起教育引导、规劝警示、奖惩结合的治理机制。黄莲乡“五比五学”、松坎镇“五比进农家”评比机制激发自治活力,羊磴镇开展“宣传村规民约 共建和谐乡村”活动深化群众共识,茅石镇通过表扬“乡风文明示范户”引领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花秋镇通过评选“十佳花秋人”树立榜样标杆。2025年春节期间,各乡镇(街道)依据村规民约表扬文明家庭、和谐家庭等先进典型200多户,以榜样力量引领文明新风尚。
文化润泽入民心,艺术创新传文明。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创新开展“乡风文明童谣”主题创作征集活动。组织文艺志愿者创作传唱抵制陈规陋习童谣300多首,吸引县内外上千人参与创作传播。精选“乡风文明童谣”中那些脍炙人口、主题鲜明的抵制滥办酒席的童谣佳作,拍摄《童谣唱响新时代》《向滥办酒席说“不”!》等短视频广泛宣传转发,唤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展“楹联家训促和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提炼家风家训创作楹联400余副,打造“楹联教育基地”、楹联长廊等特色景观28处,以艺术形式厚植文明理念。
运用积分强治理,文明量化增动力。推广运用积分制度,设置文明办酒、文明殡葬、乡村建设等积分指标,建成“积分超市”13个,覆盖62个村(社区)。通过“行为量化——积分累积——实物兑换”机制,带动农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活动,实现“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的倍增效应。
文明实践搭舞台,寓教于乐倡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桐梓“村晚”文化品牌。组织文艺骨干创作以乡风文明为主题的小品、快板、高腔大山歌等本土文艺作品,精心编排《乡风文明人人讲》《远房表叔留遗嘱》等节目在“村晚”舞台精彩上演,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村晚”系列活动271场次,演出节目3625个,参演人员2.28万人次,观看人数95.28万人次,网上总传播量超6000万+,形成强大传播声势。
桐梓县立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以积分兑换为抓手助推乡村治理,以童谣、楹联等地方特色文化成风化俗,构建起“公约引领+文化滋养+积分激励+实践深化”的立体化治理模式,真正实现了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靓起来、文化生活富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