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清晨,黔南州福泉市龙昌镇仓盈湾村村民卢天昱快步走进村委会:“余支书,我家3月8号办婚礼,按‘八大碗’标准来。”
“放心,我们待会儿就通知‘万帮’,保证当天一早就来搭灶台。”村党支部书记余能江翻开登记簿,笑着点头。
一桌不超过10个菜、成本压缩到300元。仓盈湾村“八大碗”酒席标准,是福泉市自2022年以来推行不超桌数、不超礼金、不超菜品、不超流程、不超范围,党员干部示范、村规民约示范、互助服务示范、文明积分示范、群众监督示范“五不五示范”移风易俗的具体实践。
当地在规范党员干部操办酒席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福泉市规范群众操办酒席实施意见》,积极倡导不借升学、入伍、乔迁、满月、生日等各种名目操办酒席,减少铺张浪费,减轻群众“吃酒”负担。
“治理滥办酒席不能只靠‘堵’,更要靠‘疏’。”余能江介绍,村内组建了“万帮”互助队,既解决操办酒席人力浪费问题,又化解“人情债”矛盾。
“八大碗”推行两年多来,仓盈湾村年均酒席减少50%,户均人情支出下降45%,村民将省下的资金投入村集体产业,发展精品蔬菜种植,去年村集体收入增长20%。
“‘八大碗’不仅是一张简单的菜单,更是制度样本,它以群众自治的方式破解了‘面子难题’,减轻了‘舌尖上的负担’,让群众真正成为了移风易俗的主力军。”福泉市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心主任吴高波说。
如今,简约又不失“面子”的“八大碗”已成为当地办酒席的新标准。(记者 牟元媛)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